2024年8月,中国某药包材领军企业在浙江嘉兴基地正式启用全球首条全智能化药用铝箔生产线,总投资达12亿元人民币。该生产线整合了5G物联网、数字孪生和AI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从原材料投料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核心设备包括德国进口的纳米级涂布机(涂布精度±0.1μm)、瑞士激光打孔系统(孔径误差≤5μm),以及自主开发的区块链追溯平台,可实时追踪每卷铝箔的生产批次、温度曲线和质检记录。
据项目负责人透露,该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2%,年产能达3.5万吨,可满足全球20%的高端药品铝箔需求。目前已有辉瑞、罗氏等跨国药企完成验厂审核,首批订单将用于mRNA疫苗铝塑复合盖材生产。国际包装协会(WPO)评价称,该技术将药品包装的缺陷率从行业平均0.3%降至0.005%,为全球GMP合规性树立新标杆。
随着FDA于2024年强制实施《药品包装序列化法规》,智能化生产成为行业刚需。波士顿咨询报告显示,到2027年全球智能药包材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美元,中国凭借完备的工业链和成本优势,有望占据35%市场份额。该企业计划未来三年在东南亚、欧洲设立分厂,进一步巩固全球供应链领导地位。